“他们好像啊!”小朋友看着屏幕上主人和宠物面孔的对比图发出了惊叹。在听了志愿者讲解后,小朋友恍然大悟,原来人和宠物在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后表情会变得相像。近日,理学院大学生作为宁波市奉化区“春泥计划”的“春泥使者”,面向当地小朋友在莼湖镇中心小学率先开展科普活动。
破冰游戏,其乐融融
为了消除初次见面的陌生感,“春泥使者”组织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参加连环闯关游戏。经过夹乒乓球、你画我猜、不倒森林和解锁链四个游戏后,小朋友们亲近了许多,并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期待。
表达“情绪”有巧法
“喜怒哀乐”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呢?主持人抛出这个疑问后,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演示着各种表达情绪的表情。在志愿者们为小朋友们讲解应该如何恰当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后,小朋友开始动手用黏土制作各种“情绪面孔”。一位小朋友向志愿者展示了他的作品:这张脸上眉眼低垂,双唇紧闭,“他不高兴,但是他不想哭。”小朋友解释道,“可是哭泣也有正面作用哦。”听了志愿者姐姐对哭泣的作用的解释后,这位小朋友若有所思。其他小朋友在完成作品后也迫不及待地向志愿者们展示并解说,接着他们还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了大型的脸孔。“红脸的印第安人”、“灰脸的麻花辫女孩”,创意与灵性闪烁在小朋友的作品中,小朋友们对“情绪表达”的理解也更深了。
情景剧巧解冲突
“晚上打游戏,上课就睡觉,你还想不想学习啦”、“我要换同桌,他写字的时候总是碰到我”,这是小朋友们在与志愿者讨论并排练心理情景剧剧本。小朋友们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冲突和矛盾融入到剧情中,在志愿者的指导下,还充分运用学习到的情绪管理方法,合理表达情绪的同时理性地解决冲突。“我长大后要考上跟哥哥一样的大学。”最后一组情景剧的结尾,一个不再沉迷手游的小男孩看着志愿者哥哥,信心满满地说出了最后一句台词。看着这一幕,“春泥使者”对孩子们也同样充满了信心。
据了解,为做好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在出发前就做了详细的活动规划,他们依托学院浙江省社科普及基地及应用心理学的专业优势,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已有的科普经验融入志愿活动过程,为当地“春泥计划”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