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文大讲坛走进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原总编辑赵昌平来校讲学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5-18 点击量:
5月17日下午,上海古籍出版社原总编辑赵昌平应邀做客浙江人文大讲堂第376讲暨我校金沙大讲坛百廿校庆名家讲座,以“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诗词解读要领”为主题在行政楼二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报告。本次报告由省社科联、钱江晚报主办,浙江之声联办,由党委宣传部、理学院、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浙江理工大学青少年素质提升社科普及基地共同组织承办。报告由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杜兰晓主持,来自理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200余名师生参加。
赵昌平老师以《文心雕龙-明诗篇》对诗歌文体“外文绮交,内义脉注” 的特征界定为题,以名篇误读的实例开篇,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诗词解读的要领,指出诗词的解读应该包括一个主体、两个阶段和三个要素。一个主体是诗人之心,“成心”才能达到意与辞的契合,从而呈象见义;两个阶段是前创作阶段和创作阶段,是潜意识和内思外化熔裁的过程;而三个要素则是意兴、意脉、意象,把握意兴、厘清意脉才能让物象升华为意象。整场报告历时两个小时,赵昌平老师也与与会师生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互动,生动精彩的演讲更是博得在场师生一致好评。
讲座结束后,杜兰晓对赵昌平来校讲学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这是一堂弘扬传统文化的课,赵老师在古诗词研究上呈现出来的兴趣、执着、责任,对当代大学生颇有启发。诗词之美,贵在传承。大学生可以从中国几千年灿若星河的诗篇中,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保持执着之心,提升社会责任感。
我校青少年素质提升社科普及基地成立于2013年,通过开展社科普及训练营、“破析心灵密码”主题系列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等方式普及心理学知识,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于2016年9月获批成为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人物名片:
赵昌平,现任上海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特聘教授、十届十一屆全国政协委员,获建国六十年全国出版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首屆全国新闻出版政府奖优秀个人等称号。主要研究唐诗史与中国诗学,著述丰硕,有专业论著杂著四百余万字。1996年前主要论文收入《跨世纪学入文存?赵昌平自选集》,著作及编著有《赵昌平自选集》、《顾况诗集》、《孟子:匡世的真言》,合著有《唐诗三百首新编》、《唐诗一百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