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暑期实践专题】村里孩子也有了夏令营—理学院赴温州永嘉举办夏令营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06 点击量:

??

                  村里孩子也有了夏令营—理学院赴温州永嘉举办夏令营活动


“老师,我们的夏令营什么时候开始啊?”这是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赴永嘉县岩坦镇暑期支教团队的志愿者们在他们组织的夏令营开班前被村里的小朋友追着询问的问题。这些志愿者的到来,让附近的岩坦村和坦一村顿时热闹了起来,710日,大学生们组织的暑期夏令营正式开班。

村里的大喇叭响了

78日中午,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赴永嘉县岩坦镇暑期支教团队的志愿者们抵达岩坦镇,被安置在镇上敬老院空余的房间里。志愿者们的午饭是在镇上的快餐店里解决的。吃完饭,队员们与快餐店老板攀谈起来,表明来意后,老板对夏令营计划产生了兴趣,冒雨到另一户人家领来一个小姑娘,让小姑娘领着队员们挨家挨户去宣传。志愿者们拿着宣传单,跟着小姑娘到她同学家去宣传,但整整一下午,报名的也不过两三个人。有热心的村民提醒:你们或许可以试一试村里的大喇叭,村里有什么事都是通过大喇叭来通知的。志愿者们如获至宝,拟好文字稿,拿着介绍信到村委会去央求村长用大喇叭帮着宣传。大喇叭响起来了,但来志愿者们住地报名的人还是寥寥。

吃完晚饭,志愿者们在回去的路上显得异常安静,都在为招募小朋友的事情而发愁。在快要达到住地时,志愿者们发现一帮村民聚集在敬老院门口。

“该不会是发生什么群体事件了吧?”

“该不会是来报名参加夏令营的吧?”

“来了,这就是那群大学生。”敬老院的老人指着志愿者们对村民说。

全是报名参加夏令营的家长,大喇叭成效显著,志愿者们终于露出了笑容。

不要像台风,来去匆匆

岩坦镇地处永嘉县北部,这里地大山多,是浙江省第一大镇。志愿者们此行来岩坦,一来是为了给岩坦镇的孩子们带来内容丰富的夏令营,二来是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小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特点,以便今后继续开展志愿活动。

在来岩坦之前,志愿者们就从网上了解到岩坦有一位“拼”上新闻联播的镇长,他们决定去拜访徐翔镇长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据徐镇长介绍,岩坦镇地处山区,全镇拥有大量的留守儿童,近年来虽然政府在保障留守儿童物质条件上做了一些事情,但这个群体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长期亲情缺位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当问及他对志愿者们为乡村孩子开展的夏令营活动有何要求时,他笑着说:“你们不要像台风,来去匆匆,走个过场,希望通过这个夏令营让村里孩子能有所收获。”

夏令营开班前一天,岩坦村和坦一村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了,不时有新的家长前来为孩子报名。当志愿者们走进餐馆吃饭,餐馆老板关切地询问夏令营的进展,在他们看来,这是村里的一件稀罕事。当志愿者走在回敬老院的路上,一些孩子跑过来询问:“老师,什么是夏令营,我们的夏令营什么时候开始啊?”

镇长的嘱托,村民的关心,孩子们的期盼,让志愿者们涌起一股厚重的被信任感。考虑到710日晚台风“灿鸿”会对岩坦镇造成影响,与镇政府工作人员商量后,志愿者们决定710日上午正常举行夏令营开班仪式,下午暂停活动,等台风过后再继续属于乡村孩子的夏令营。

乡下孩子的假期如何安放

这次暑期夏令营,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准备了课业辅导,科普实验,红色故事宣讲,心理团辅,手工制作等丰富内容。710日,夏令营正式开班,志愿者们为他们分组,给他们设计了一些小游戏促进相互认识。坦一村的小朋友陈静文在游戏的时候说:“老师,我们可以不做游戏的,我们能直接上课吗?你们能多呆一段时间吗?”这让志愿者们感到惊讶,孩子们对上课的渴望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岩坦镇政府工作人员王鹏一直为志愿者们协调各种事宜,他对村里孩子的夏令营活动也有自己的看法:“暑假里,城市的孩子有各种补习班和夏令营,而村里的孩子大多在家看电视,他们的文化活动比较少。而一些留守儿童在假期更是空虚状态,他们的假期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放。”

    不做来去匆匆的“台风”,为乡村孩子的暑期找个安放之地,这或许正是志愿者们为孩子们举办夏令营的目的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