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年16日上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陈传峰教授应化学系邀请做了题为“芳香胺螺旋折叠体与多重氢键组装体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化学系主任王新平教授主持。
陈传峰教授首先介绍了折叠体与折叠体化学的结构和类型,并对折叠体的手性诱导和调控进行了论述。随后着重介绍了他们课题组近年来利用多氢键自组装体系的研究,主要以酰胺基脲为多氢键组装单元报告了自补偿氢键位点的双分子带,机构保持的环形六聚体。利用氢键经典作用及氢键的二级静电作用导致的头尾自组装构造多种双分子带。以酰胺基脲为氢键组装单元成功构造了多重氢键协同作用的环形六聚体。
报告吸引了理学院和生科院教师、化学专业研究生踊跃参加。陈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贴近生活的实例,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报告结束后,多位师生与陈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
陈传峰经历简介:
1986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89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化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4年~1996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后;
1996年~1998年,中科院化学所,副研究员;
1998年~2001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化学系,访问教授;
2001年6月至今,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研究兴趣与方向:
1. 三蝶烯衍生新型受体分子合成及其在主客体化学与超分子化学中应用
2. 多氢键超分子组装体与螺旋折叠体研究---从结构模拟到功能材料
3. 特殊手性化合物(固有手性杯芳烃、螺烯)的合成、拆分及其在超分子催化中应用
4. 有机凝胶与可调控软物质材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