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青年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我院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不断地探索创新,已将“制度化、规范化、规模化”的理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广大师生及社会群体中产生一定的影响。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我院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历史背景下,根据团中央关于组织在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和相关文件精神,按照我校团委的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了以迎接十八大、关注弱势群体、校友走访、企业实习、感恩实践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各实践队在精心组织的基础上,均达到了实践目的,取得一定成效:“感恩‘童’行”——浙江理工大学赴奉化留守儿童感恩教育实践队赴宁波奉化大堰镇、莼湖、江口街道、西坞街道等地,偕同奉化市文明办,帮助提升奉化文明建设,并开展了连续十天的特色支教活动,丰富了当地儿童的假期生活;“老年人幸福感调研”实践队聚焦在杭老年人的幸福感,利用专业所学,科学合理地设计了《老年人幸福感指数》调查问卷,在余杭区老年人大学、浙江省老人活动中心和杭州拱墅区老人公寓等代表性区域开展了调研,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寻找道德模范”实践队思考“社会价值观”,通过网络搜集和实地走访的形式,寻找到了8位社会公认的道德模范,希望通过他们的道德力量来引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曙光在行动社团连续6年在暑期深入欠发达地区开展支教活动,为当地儿童带去梦想与希望;由全体10级学生参与的大学生感恩实践,用微博的方式记录发生在身边感动的人与事,成为学院感恩教育实践的新模式;“优秀校友人物访谈”实践队以“追寻足迹·励志成长”为主题,以理学院十周年为契机,通过访谈学院优秀校友,编订校友通讯录,搭建与校友联络的平台。
本次活动紧扣时代脉搏,结合专业特色,创新活动形式,实践成果显著,社会反响强烈,新建实践基地1个,完成问卷调查800余份,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5篇,获得了《浙江日报》、《宁波日报》、《永康日报》、《奉化日报》、宁波电视台、奉化电视台、搜狐、浙江在线、团省委网站、凤凰网、宁波新闻网、缙云新闻网、桐乡新闻网、宁波青年网、宁波公益网、奉化新闻网、奉化团市委网站、奉化莼湖镇官网等二十多家校外媒体的报道。理学院还被奉化市文明办授予“春泥计划”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先进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