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第九届“感恩·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开幕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5月30日晚,由校党委宣传部、校党委学工部、校团委主办,理学院团委承办的校第九届“感恩·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在行政楼二楼报告厅举行开幕式。校党委副书记程刚、校党委宣传部、校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等部门负责人以及浙江省志愿者形象大使、桐乡市公安巡特警、桐乡市大麻镇光明村驻村干部陈晓鹏,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义乌市稠城街道清塘村村主任助理、校2010届毕业生骆玲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首先以短片的形式回顾了前几届“感恩·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八年来,我校将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在吸收传统感恩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从“感恩于心、励志成长、爱在校园、奉献社会”四个层面,组织开展“感恩·成长”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完善自我,帮助他人,回报社会。先后组织“算算亲情账 感知父母恩”问卷调研,感恩“五个一”活动即读一篇感恩美文、看一部感恩电影、写一封感谢信、开一次感恩主题班会、做一次感恩行动,以及做一周宿管员、撑起校园诚信伞等角色体验活动,增进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多年的探索与践行,理工大学已形成具有理工特色且富有成效的感恩教育模式。在学生中涌现出一批极具影响力的感恩模范与感人事迹,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来自理学院、材料与纺织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5位2012届毕业生代表上台表达了对学校培养、社会帮助的感激之情,他们纷纷表示会在努力实现自身梦想的同时努力去回报社会。毕业生们还向在座的老师们献花。
程刚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他指出,学校要将感恩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根据学生思想实际和教育的基本规律来开展工作,常抓不懈。我们正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组织“我们的价值观”、“理工精神”大讨论,恰逢其时,要把这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贴近实际、贴近校园、贴近学生。通过深入开展第九届“感恩·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加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使全校师生常怀感恩之心、常立感恩之德、常行感恩之举。相关学院和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深化感恩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我修养,在家做一个好子女,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一个好员工,奏响成人、成才、成功三部曲。
之后,理学院院长胡觉亮宣布校第九届“感恩·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开幕。
开幕式后,骆玲、陈晓鹏结合自身经历分别作了题为《感恩成长 明责》、《在挫折中坚强成长 在感恩中回报社会》的主题报告。报告引起了在场学生的共鸣,加深了学生们对“感恩”的理解,现场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文:祝莺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