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我院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鹏教授于2018年9月19-21日访问我院化学系并进行广泛交流。
为了提升化学系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标率,9月20日上午陈鹏教授在化学系会议室做了题为“如何写好基金”的讲座。讲座由我院化学系系主任王新平教授主持,我院青年教师4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陈鹏教授首先结合自己的基金申请心得以及多年来担任世界各国基金评审专家的工作体会,对基金的撰写及申请提出了建议。他强调基金申请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选题的创新性和重要性以及对科学问题的准确凝练。他提出“想要在写前面”,指出一个成功的申请书需要结果长时间的酝酿、构思,要以志在必得的信念认真准备、反复修改;要从评审专家和出资方的角度全方位审视自己的基金申请书。随后,他针对基金申请书的题目、摘要、立论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预数据等方面的撰写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讲座结束后,陈鹏教授与青年教师展开热烈讨论,就与会教师失败的申请书选题等进行了讨论。
为提高本科生的眼界和国际视野,9月20日下午陈鹏教授在2N-315做了题为“新加坡的本科生教育”的讲座。讲座由我院化学系系主任王新平教授主持,化学系青年教师及本科生共150人参加了本次讲座。陈鹏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发展历史及当前本科生教育规模及现状,随后以化学工程及生物工程专业为例,详细介绍了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实习锻炼、本科生科研、奖励机制等培养环节,并对比了中国与新加坡在本科生教育阶段的异同点。讲座结束后,师生们就课程设置、实习锻炼等环节与陈鹏教授进行了充分交流。
在访问期间,陈鹏教授还有化学系无机及分析方向的部分青年教师进行了学术交流。
人物名片:
陈鹏教授于浙江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2年于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获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从事2年博士后研究后,于2005年进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工作,现为该校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全职教授。陈鹏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材料(尤其是不同维度石墨烯材料)在生物传感、生物成像和能量器件中的应用。迄今为止,已发表170多篇SCI论文,研究工作被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Advanced Materials, ACS Nano, Nano Letters,等国际著名期刊报道。Web of Science统计数据显示,文章已有超过10000次的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