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我院学子章益镳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23 点击量:

   日前,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承办的2017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揭晓,我院2013级应用化学2班学生章益镳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执着的科普志愿者

作为学院“科技+”科普推广活动的学生发起人之一,章益镳曾深入多个社区、中小学,带领志愿者们致力于青少年科普知识的普及和推广,自主研究设计一系列科普实验和教程,激发中小学生探索学习科学的兴趣,把“玩科学,爱科学”作为科普目标。一年时间,章益镳和志愿者走进多个社区和中小学,累计服务次数达35次以上,成功和7个社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1所中学签订志愿服务基地。他所在的志愿者队伍获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最美下沙人”提名奖,“浙江理工大学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创行团队奖。

微信图片_20180522161623.jpg

章益镳积极带领志愿者参与《钱江晚报》发起的“文明一米线”地铁志愿引导。《钱江晚报》、《光明网》等社会媒体给与了持续关注和报道。个人接受了《钱江晚报》专访,并获得《钱江晚报》“文明一米线—地铁志愿引导先进个人”

微信图片_20180522161620.jpg

大学毕业后,因为与“科技+”结下的不解之缘,章益镳毅然而然选择参加了研究生支教团,成为一名西部支教老师。在做好支教本职工作的同时,他继续从事科普推广活动,把“科技+”带到大山深处,他通过自身的努力让山区的孩子同样“玩科学,爱科学”。


温暖的支教老师

目前,章益镳服务于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吉星乡小学,学校位于小凉山和大凉山交界处,海拔1500米以上,80%以上为彝族学生。每周一次的“七彩课堂”是“科技+”科普推广活动的继续和衍生。从吸尘器DIY到太阳能小车制作,从水果电池拼接到3D眼镜体验……孩子们好奇专注的目光和天真灿烂的微笑成为他上好每堂课最大的动力。从原理讲解到实验操作再到应用延伸,章益镳力求每堂“科技+”都能给孩子们带来一点点改变,他努力践行着支教的初衷,希望能在每个山区孩子的心间播撒科学的种子,然后静静地呵护着它们生根发芽。章益镳的七彩课堂得到了《中青网》等国家级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微信图片_20180522161607.jpg

作为一名支教老师,章益镳深刻感受着山区孩子上学和生活的不易。他和孩子们一起走烂泥路,一起下地掰玉米,一起唱彝族歌,一起过彝族年,一起庆中秋。章益镳逐渐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并成为他们的朋友。他通过“暖冬行动”,努力联系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筹得价值1万余元的冬衣手套围巾为孩子们抵御寒冬。

微信图片_20180523094237.jpg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是章益镳的支教时的初心,现在,他正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山区孩子的成长带去更多的快乐,有关科技+、有关青春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