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3日,在校公管处的大力协助下,理学院心理系准备已久的劳动教育终于正式启动,从4月23日至5月3日,应用心理20(1)班的同学们在王笃明和胡信奎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全程参与了刨除坏死灌木、除草翻土、绿植修剪、种植花草等一系列劳动环节。

(一)动员准备篇
为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心理系前期做了细致充分的准备,向学院申请专项经费添置了铁锹、铁镐、锄头、修枝剪等劳动工具以及斗笠、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购买了一批劳动教育学习书籍材料,对劳动教育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劳动损伤、学生保险等都做了充分考虑。在开展劳动教育之初,指导教师就为何进行《劳动教育》、如何进行《劳动教育》问题对同学进行了解释说明,强调了劳动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并邀请了负责校园绿化的高师傅为同学们讲解劳动安全注意事项、传授劳动技能经验,之后指导同学们进行劳动工具的安装与调整准备等工作。


(二)除草翻土篇
点缀校园风景的花坛一年四季会栽种不同的花草,需要将旧的花草拔除并将其中的杂草深挖拔根后翻土,同时绿化灌木丛亦有多处枯死,需将枯死的灌木刨除翻土后新栽,因此除草翻土就成为了劳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一处待移除的枯死灌木盘根错节,刨除难度很大,同学们奋力苦干,结果用折了2把铁镐、1把铁锹!


(三)绿植修剪篇
5月1日,劳动节当天,同学们与校园绿化职工一起,使用修剪工具对校园内快速生长参差不齐的绿化灌丛进行修剪。小臂长的绿篱剪虽重,但丝毫没有阻挡同学们投入劳动的热情,有些同学晚上回到宿舍感觉手臂劳累酸痛,但还是用颤抖的手发朋友圈留念。

(四)栽花种草篇
5月3日一早,新鲜的花苗运达学校,需要尽早种植。7点多钟同学们就迎着朝阳,走进校园,在校门口、图书馆前、大剧院前各处花坛开始了一天的劳动,中午烈日当头,同学们继续劳作,亲手种下了一串红、太阳花、凤凰花、五彩苏、马齿苋等花苗。等到日落而归,携满身泥土气息,留满校园可爱花草。看着这些花苗一团团、一簇簇整齐地排列着,内心涌起的成就感,是对辛苦劳作的同学们的最好回馈。


根据心理学中的注意力恢复理论和“亲生命性假说”等理论,人与生俱来拥有着与自然建立联结的内在动机,与大自然尤其绿色植物的接触,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消耗的心理资源,舒缓心理压力。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园艺疗法就是通过参加园艺劳动来实现放松心情,舒缓压力,增加自信心,培养成就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这次心理学专业的同学全面深度参与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实现了将专业知识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对劳动教育模式的有益探索,可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涵养“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同学们在劳动过程和劳动之后,普遍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在身体力行的锻炼中培养勤劳肯吃苦、踏实做实事的良好劳动品质,提升个人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理学院心理系一直高度重视劳动教育,2020年即已明确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32学时)列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探索劳动教育模式,力图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上述活动只是理学院心理系近期劳动教育的部分内容,今后劳动教育将会持续开展,同时不断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更新劳动教育新内容、拓展劳动教育实践新渠道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