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浙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姚珺、办公室主任胡文斌、团委书记祝莺莺、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孝凤一行来到丽水市缙云县,走访看望我院“青春无邪缙行曲”社会实践团成员并与学生们展开座谈。

姚珺一行先来到前路小学,参观了实践团成员原创的反邪教海报展,并观摩了“呵护生命之花,共筑无邪童年”反邪教心理团辅活动。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以气球为教学工具,让学生们在“吹起气球-装饰气球-扎破气球”中直观感受“生命只有一次,人生没有彩排”的道理,并将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反邪教教育相结合,向同学们讲解邪教背后的心理学根源,引导青少年树立反邪意识,警惕邪教陷阱。课堂教学内容充实,教学氛围热烈,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肯定。


当天下午,浙江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座谈会在前路乡乡政府举行。浙江理工大学、缙云县相关领导,理学院和建筑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参与会议。缙云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银根介绍了缙云县的基本情况并对浙江理工大学的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当代大学生生活在良好的时代,拥有良好的环境和良好的实践机会,希望实践团成员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能力、锻炼个人意志、做好自身防护。


理学院和建筑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实践开展情况。“青春无邪缙行曲”实践队队长鲍威宇介绍了团队的实践主题和主要内容。团队围绕“青春缙行曲,共谱无邪音”主题,将在缙云县开展“反邪教知识宣传”、“防诈骗知识宣传”、“科普知识宣传”以及“科技助农”等实践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弘扬科学知识,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展现青年力量。实践团成员刘雨欢和项一博分别分享了实践体会和收获。
姚珺认真倾听了同学们的汇报并作总结发言。她对缙云县各级领导为我校社会实践团队所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进基层,了解国情、社情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个人价值,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同时还是收获个人成长,学会团队合作、换位思考等能力的有效途径。最后,姚珺对社会实践成员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珍惜社会实践这个“大思政课堂”,用好缙云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二是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农村、服务群众,在实践中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三是注意实践安全,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服从指导老师和当地的安排。

会上,理学院还与缙云团县委签订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并授牌。未来,双方将就大学生实习实践、创新创业等工作展开进一步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