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专家

Yi Hua Lam(蓝乙...

博士,特聘教授。毕业于法国波尔多大学,师从著名理论核物理平均场学家Michael Bender及原子核组态相互作用壳模型学家Nadezda A. Smirnova,在德国达姆施达特工业大学Gabriel Martínez-Pinedo及Karlheinz Langanke核天体物理组做博士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担任副研究员(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

发表物理与天体物理1区TOP论文3篇、核物理1区4篇、物理与天体物理2区 TOP 3篇、核物理1区2篇,累计发表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C、Astrophysical Journal、Physics Letters B等期刊论文40余篇,发表国际会议论文16篇,受邀国际会议口头报告3次,参与国际会议口头报告22次,受邀国际报告9次。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资助66万)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1项(资助5万),参与中国科学院先导B项目1项(参与3个子项目,受资助72万【含工资资助】),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1项(参与1个子项目,受资助25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1项(受资助4万),获得中国科学院国际人才计划(资助18万)、法国外交部徐光启项目、科技部国际杰青计划及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德国亥姆霍兹国际中心精英计划。受邀为《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Chinese Physics C》、《Journal of Physics G: Nuclear Physics》、《Physica Scripta》、《Journal of Physics G: Nuclear Physics》、《Journal of Physics Communications》、《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Physica Scripta》、《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审稿人,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 (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ARC )科研项目和基金评委。


个人主页 https://lamyihua.github.io/

Amir Jalili

博士。专注于核结构、量子混沌及物理学中的机器学习应用,在《物理评论C》(Physical Review C)、《欧洲物理杂志A》(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A)和《自然·科学报告》(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等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55篇。他的研究跨越核物理、随机矩阵理论和计算方法,将抽象理论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


个人主页

Seung Hyun (Sam) ...

博士,心理学系特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主要为视觉感知的机制研究、正常及异常视觉系统双眼视觉信息处理通路探索、视觉系统可塑性研究、数据处理与可视化软件包开发等。于包括Advances in Methods and Practi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Journal of Physiology等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表SCi/SSCI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国家外国专家项目外国青年人才计划。


个人主页

共3条  1/1 
首页上页下页尾页